【白露】鸿雁南飞菊花黄,秋风送爽美酒香
2024-09-06
《诗经国风》中写到,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”;
杜甫曾赋诗“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”道出无数游子思乡之情;
李白曾言,“白云映水摇空城,白露垂珠滴秋月”;
秦观说,“碧水惊秋,黄云凝暮,败叶零乱空阶。”
关于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“白露”,古代文人墨客总是偏爱甚多。
当轰轰烈烈的夏天走过,经过立秋和处暑的悉心调教后,世界渐渐褪去灼热,酿造出了初秋白露时节。
自白露起,来自北方的冬季风开始强盛,给大地吹来丝丝凉意。太阳直射点也逐步南移,把夏天从北半球慢慢转移到南半球。
跟着阳光一起向南转移的,还有年年南飞的大雁。这些信号,代表着暑天的闷热基本结束,天气转凉,寒生露凝。
所以,古人用:“白露秋分夜,一夜凉一夜”来总结。
而万物也逐渐成熟,开启了从南到北的丰收。稻谷金黄,和勤劳的人们一起笑弯了腰;高粱红艳,已经颗粒归仓;玉米金灿,犹如一枚枚金色的火炬……
白露时节的粮食丰收,也带来了酒。
饱满的粮食,经过发酵、制曲、贮藏等工艺,酿造出一坛坛佳酿,这个过程已持续数千年,也让中华文化更加鲜活与饱满。
传统节气与诗人、诗歌、白酒总是那么不可分割,"李白斗酒诗百篇”的豪迈诗性,还有苏东坡“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”的绝世才情,辛弃疾“醉里挑灯看剑,梦回吹角连营”的豪迈,都离不开白酒的功劳。
中国白酒的出现,蕴藏了传统的浪漫细节,也浸染了文化的气息。丰收后酿酒,酿成举杯畅饮,是庆祝自然的给予和馈赠,也凝聚了所有劳动者、匠人的丝丝心血。
光阴流转,新一代浏阳河人,传承着祖辈的千年工艺,不断创新改良,让浏阳河酒代代相传。
今日的浏阳河酒,正承载着历史的醇香,用匠心与坚守拥抱未来。与灿烂的中华文化一道,走出国门,让酒香飘向更广阔的世界。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